炒股就是韭菜?

原创 翁乐安 无用木

2025年05月23日 21:16 浙江 2412人 星标

普通人靠时间换钱,这是社会设定的默认路径。但劳动收益存在硬性天花板——你的时间有限,单价固定。资本增值才是突破收入上限的唯一通道,尽管入门更难。很多人都没有意识除了上班还有另一条路,哪怕有人意识到了要不能仅靠上班赚取收益,但选择的仍然是出售自己的时间,最后成了不断剥削自己的苦力活。

通胀是隐形的财富收割机,将大部分人的财富静悄悄地掠夺。十年前100元能装满购物车,如今只够买几包零食。现金在持续贬值,银行储蓄是缓慢自杀。拒绝投资的人,实则是通胀的完美受害者,根本意识不到,就算意识到了,你也不可能找到被告人。

市场中的两类韭菜

根据我的经验来看,市场中有两类韭菜。

  1. 盲从者:看到黄金暴涨就贷款加杠杆,一个波动就爆仓。
  2. 恐惧者:把财富锁死在现金中,假装看不见通胀侵蚀。

有人说投资有风险,但我想说的是,真正的风险不是波动,而是拒绝参与这场游戏。

我的投资进化论

初入股市时,我和多数人一样沉迷K线图和技术分析。直到发现:

  • 没有永远有效的策略
  • 高频交易是体力活
  • 盯盘消耗创造力

后来顿悟:投资应该像呼吸一样自然。巴菲特的”买股票=买公司”、段永平的”本分投资”、李笑来的”场外赚钱+场内定投”,这些才是穿越周期的真理。看似复杂的事情,往往解决办法越简单。

定投的核心法则

  1. 选对标的(押注人类长期需求)
  2. 保持现金流(场外赚钱能力)
  3. 逆向思维(下跌时兴奋)

没有场外造血能力的人,注定在波动中成为韭菜。只有稳定的场外赚钱能力,才能够淡定地看待投资中波动。所以如何拥有场外赚钱的能力?要有生产者思维。

生产者思维

消费主义是精心设计的陷阱。每笔非必要消费都在:

  • 削减你的自由筹码
  • 成就他人的资本积累

真正的自由源于:

  1. 成为价值创造者
  2. 将收入转化为生息资产

很多人在步入职场之后,就很容易陷入报复性消费陷阱,资本会和你说,要尽早享受,对自己好一些。所以你开始买顶级的电脑,买好车,甚至开始买房。但是我想说,如果你分清楚了什么是生产,什么是消费。我想相信你会更加理性。

关于打工的残酷隐喻

社会用教育系统批量生产”标准化零件”。考公/考研/打工不过是预制菜人生:

  • 1/3时间被工作占据
  • 1/3时间恢复工作损耗
  • 1/3时间在睡眠中重置

破解之道:把工作当作带薪练手——用创业心态执行每个项目,积累可复用的技术资产。未来总会有人为你的实战经验买单。

推荐书单

最后,推荐一些关于投资的书单。不过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

  • 《聪明的投资者》
  • 《巴菲特致股东的信》
  • 《穷查理宝典》
  • 《价值投资的秘密》
  • 《定投改变命运》
  • 《段永平投资问答录》

Comments

No comments yet. Why don’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?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